“兩兩一組,做好安全措施,帶好工具,準備出發?!?月17日,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河北分公司赤沽區域恒泰風電場檢修班長郭俊鑫安排好早會注意事項后,準備出發去風電場進行風機檢修。
2010年,赤沽區域恒泰風電場建成投產以來,郭俊鑫就在這里工作,他和其他檢修人員,常年在風機之巔保障著風機的正常運行,被稱為“追風者”。
“我們日常負責風機的檢修維護,電氣設備的巡視檢查等,一般會從早上8點半干到下午6-7點?!惫■握f。
白色塔筒頂端,風車正緩緩轉動。在地面交代好安全注意事項,穿戴好安全設備后,2名檢修員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現在我們要將機組停機,切換至檢修狀態,進行一個登塔作業?!睓C組停機后,郭俊鑫準備開始登頂。他們首先爬上一段5米多高的直梯,到達一層平臺后再乘坐專用的登頂電梯,從這里上升到80米高的機艙進行維修,這個過程大約需要5分多鐘。
站在風機外部,根本看不出內部的乾坤。只有爬上平臺,借助照明燈,才能一窺塔內的構造。塔內狹長幽閉,空間有限。在沒有免爬器前,檢修員需要徒手爬上80米那么高的垂直梯。
在記者眼里,他們挪動的每一步,都是一次驚險的探索,但對于郭俊鑫來說,長期從事高空作業,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他們想的最多的就是,早一秒維修好,風電機組早一秒投入使用?!?/p>
隨著2名檢修員全部到達機艙后,他們就開始在有限的空間里進行檢修。風機雖小,但結構復雜。在密布的線路和設備中,他們憑借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多年的工作經驗,抓緊時間工作。有的時候,還需要系上安全繩走出艙門,對艙外設備進行檢查。
郭俊鑫告訴記者,高空作業最難受的時候是夏天和冬天,到了難熬的冬季,盡管穿著厚厚的工作服,可處于風口,他們作業時經常一臉風霜。另一個難熬的時候是夏季,在密閉的塔筒里,剛爬到塔頂,衣服就會濕透。
日常檢修后已近中午,簡單吃過午飯后,郭俊鑫和同事又開車前往下一處檢修機組。
據了解,赤沽區域風電場一共機組522臺,分布在蜿蜒山區上。恒泰風電場場長朱組光說,“正是有了像郭俊鑫一樣的風機檢修人員,保證了風機的正常運轉,目前赤沽區域安全運行4095天,累計發送綠電140億度?!?記者 王寧)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