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方便了!我在這一個窗口完成了身份證和駕駛證的‘兩證’補辦,真是便捷?!?月13日,在張家口懷來縣公安局花園派出所業務大廳,因疏忽導致身份證、駕駛證丟失的張先生,體驗了“一窗通辦”后感嘆道。這是張家口市公安局實行“一窗通辦”改革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市公安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針對性研究出臺“五大行動”40項措施,以“一窗通辦”為突破點,整合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在花園派出所打造試點,完成派出所戶籍業務跨警種拓展,3月下旬將在主城區和縣區城鎮共41個派出所復制推廣。
63項業務“一窗通辦”
“一窗通辦”是我市公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一項務實舉措?!笆泄簿贮h委高度重視‘一窗通辦’工作,希望通過發揮派出所點多面廣的優勢,在戶籍派出所增加其他警種高頻事項,更好提高企業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笔泄簿窒嚓P負責人表示。
經過深入研究,市公安局確定懷來縣公安局花園派出所和經開公安分局沈家屯派出所作為試點,依托派出所設置綜合窗口等方式,推動公安服務“一窗通辦”改革落地落細。2月5日以來,人口、交警、治安、科信骨干力量,先后深入花園派出所、沈家屯派出所,就“一窗通辦”跨警種業務融合辦理現場對接,推動公章刻制、車駕管等群眾剛需的高頻業務推送到派出所等工作情況進行實地研討。2月底,在市公安局的精心部署和強力推進下,我市首家“一窗通辦”派出所——花園派出所正式運行。
“我們對原有戶籍大廳進行升級改造,結合花園派出所實際業務辦理情況,對進駐‘一窗通辦’業務大廳的辦理事項進行梳理,完成具有實用性的窗口建設規劃?!被▓@派出所所長李欣介紹,“一窗通辦”大廳可受理涉及34項戶政、24項交管和5項治安共計63項業務,涵蓋了身份證件補辦、駕駛證補換、交通違章處理等企業群眾高頻辦理事項。截至目前,已辦理298項業務,收獲企業群眾一致好評。
由“??凭L”向“全科警長”轉變
“你看,這63項通辦事項清單已公示上墻,群眾一目了然,所里還專門制作‘一窗通辦’業務明白紙,方便群眾詳細了解每項業務?!痹诨▓@派出所“一窗通辦”業務大廳,該所教導員鄭帥詳細向記者介紹道。在他的指引下,記者體驗了大廳入口處內置“一窗通辦”業務解讀系統的多媒體觸控機,以及增加了交管和出入境業務的自助辦理機。
在原有設備實現最大利用、新增設備實現最大效能的基礎上,我市公安還不斷做好“一窗通辦”流程化,令辦事更快捷更舒心。通過逐步選拔業務精湛的人員進駐窗口大廳,對治安、人口、交通等警種可在派出所辦理的63項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逐一明確標準、流程,形成完整的政務服務臺賬名錄,制定標準化操作指南、一件事管理清單和審批服務全要素收辦流程,實現同一政務服務事項在全市統一要素、同源發布、同質服務。
目前,“一窗通辦”前臺綜合工作前期使用“三人單機”辦理探索審批業務融合工作,實現由“??凭L”到“全科警長”的轉變。待隊伍成熟后,由三名“全科警長”負責帶教,利用現有的三個業務窗口和急需“靠前服務”站點原有的戶籍室開展“傳幫帶”工作,由一名“全科警長”帶動兩到三名戶籍員進行實地演練,輔助整體業務鋪開發展。
同時,建立業務辦理告知、引導機制,依據高頻辦理事項,制作審批業務流程宣傳手冊,依托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進行宣傳推廣,方便群眾以更高效的方式了解業務辦理流程,結合“一網通辦”工作同步開展,最大化提升群眾辦事效率。
持續優化“一站式”服務功能
花園派出所升級改造工作是推進我市公安政務服務由被動向主動轉變的開端,真正做到了在老百姓家門口辦公,給企業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在現有基礎上,市公安局將進一步探索高效服務發展戰略,持續優化提升大廳“一站式”服務功能,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合法合規的事項“馬上辦理”、復雜事項“一次辦理”,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以集成提效能,推進公安政務服務“只進一扇門”。
聚焦群眾新期待、新期盼,持續改進公安“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實體大廳向網上辦事大廳延伸,逐步開拓網上申報、排隊預約、現場排隊叫號、服務評價、事項受理、審批(審查)結果查詢和審批證照下載等功能,實現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無縫銜接、全過程留痕,為企業和群眾干事創業提供有力支撐。
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全市公安機關將進一步提能促效,以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為抓手,以推進“一窗通辦”服務為契機,著力提升履職擔當、服務群眾等方面能力,鍛造黨和人民滿意的公安鐵軍。(記者 孫媛 通訊員 高佳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