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張家口市《農村房屋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已落地試行,填補了全市農村房屋規劃建設工作管理政策的空白,將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監督管理,保障農村村民合法權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農村建房需什么標準?能建什么樣的房子?農房除了自住還能做什么……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
農村建房“第一關”是什么?
先規劃 再建設
為進一步規范農村房屋建設行為,切實加強全市農村房屋規劃建設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由市住建局牽頭,根據國家和省市有關法律法規,研究制定了《張家口市農村房屋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試行)》。
《管理辦法》共設八章68條,呈現四大亮點:強調規劃引領,立足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科學確定村莊形態和布局,要先規劃,再建設,體現“一戶一宅、因地制宜、生態環保、安全宜居”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對房屋選址、建設強度、功能定位等提出要求,為全市農村房屋建設的規劃風貌作出頂層設計;強調程序規范,對各個環節“誰來辦,怎么辦”的問題都進行了明確細化,科學實用,便于操作;強調責任落實,圍繞農村房屋規劃、建設、管理、經營等各個方面,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部門職責分工;強調權利義務,切實保護集體和村民的合法權益,明確提出將依法查處農村宅基地和農村房屋建設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平正義。
據介紹,各縣(區)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劃分的村莊類別,綜合考慮人口變化、區位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等因素,按照城郊融合類、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保留改善類村莊類型,科學確定村莊形態和布局,分類制定規劃管理策略。堅持先規劃、再建設的原則,規范有序地實施農村房屋建設。
農村建房需注意什么?
功能現代 綠色環保 安全宜居
從農村實際出發,農村房屋建設原則上以兩層(含兩層)以下的低層住宅為主,一般不規劃建設三層及以上的住房。
《管理辦法》指出,農村房屋建設分農村兩層(含兩層)以下房屋和兩層(不含兩層)以上房屋兩類。經批準可以用地建房的農戶,開工前要向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申請劃定宅基地用地范圍,村民建房竣工后,要向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申請竣工驗收,通過驗收后,持《農村宅基地批準書》或《不動產權證書》《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驗收意見表》以及其他規定的材料向縣級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申請不動產登記。
此外,明確提出了鼓勵村民房屋建設采用新型建造技術和綠色建材,不得使用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為芯材的彩鋼板,引導村民建設功能現代、結構安全、成本經濟、綠色環保、與鄉村環境相協調的宜居住房。
按照尊重歷史、實事求是、依法合規的原則,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將認真履行宅基地和農村房屋建設管理職責,完善政策措施,指導和監督各項工作落實,確保農村房屋建設規范有序。
除了自住房,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社區)和村民利用閑置房屋,通過自主經營、合作經營、委托經營等方式,依法依規從事經營活動。農村房屋用作經營場所的,實行申報承諾制,申請人應當書面承諾該經營場所符合有關規定要求。
農村房屋安全由誰負責?
權責分明 常態管理
農村房屋使用安全責任方面,如何認定?
《管理辦法》明確:農村房屋所有權人為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房屋所有權人與房屋使用人不一致的,房屋所有權人與房屋使用人按照約定承擔房屋使用安全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房屋所有權人承擔房屋使用安全責任。房屋所有權人下落不明或者房屋權屬不清的,房屋使用人或者管理人承擔房屋使用安全責任。
使用房屋時,農村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需注意:不得擅自加層或者拆改房屋主體承重結構;對房屋進行日常安全檢查、維護和修繕,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發現嚴重安全隱患的,及時向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報告,并采取暫停使用、疏散人群、設置警示標志等應急措施;保障房屋消防安全;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責任。
市、縣級人民政府將建立常態長效的農村房屋安全排查、復核和抽查制度。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根據本轄區內農村房屋安全狀況定期排查;對城鄉接合部、城中村、學校和醫院周邊、旅游景區、地質災害易發區等重點區域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并加強日常巡查。(記者 郭志倩)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